新思路解决比特币挖矿法庭效力问题

虚拟货币的“挖矿”行为在过去几年成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时髦且利润丰厚的行业。然而,在2021年9月24日之前,监管部门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和《关于整治虚拟货币“挖矿”活动的通知》,导致大部分矿场选择转战海外,甚至有一些小矿场被迫关闭。然而,一些因水电资源丰富、地方财政紧张的偏远地区对虚拟货币“挖矿”行为却视而不见。

最近,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辽01民终12181号判决书对虚拟货币“挖矿”行为的法律效力进行了新的解释。在这起案件中,原被告双方在2021年9月之前签订了比特币“挖矿”托管协议,后来因电费债务产生争议,双方制定了还款计划。然而,在诉讼过程中,被告主张该还款计划基于无效的比特币“挖矿”行为,因此也应该无效。

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地认为,法律和行政法规都不具有溯及力,以保护公民和法人的权益和稳定法律预期为原则,不应该具有溯及力,因此不能影响先前签订的“挖矿”合同的效力。简单来说,2021年9月之前签订的“挖矿”合同是合法有效的,而2021年9月之后新增的合同则无效!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,先前成立的虚拟货币“挖矿”合同不会因违反通知规定而无效。

这一观点与《关于整治虚拟货币“挖矿”活动的通知》中的倡导一致,即坚持分类处理,区分虚拟货币挖矿的增量和存量项目。

回顾过去两年关于虚拟货币“挖矿”的民事判决情况,大多数“挖矿”合同被认定为违反公序良俗而无效,少数则被认为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而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,严重影响了司法的稳定性和严肃性,对保障公民和法人的法律预期和公共利益不利。

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分类处理、区别对待的方式,为解决虚拟货币“挖矿”行为的法律效力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。这一做法值得全国其他法院的学习和推广。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
相关推荐